懷化學院由1958年創建的黔陽師范?茖W校演進而來。期間,學校曾因故兩次停辦,五度更名!
籌備創建階段(1958.8-1962.8)
1958年3月,黔陽專署制定《黔陽專區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二個五年計劃教育事業規劃草案》,明確提出了創辦黔陽師范?茖W校的設想。
6月,湖南省委和省教育廳報教育部同意,新設包括黔陽專區所屬的黔陽師范?茖W校在內的七所?茖W校。黔陽師范?茖W校設校于黔陽縣(今洪江市)安江城郊清香坪。最初僅設中文、數學兩科,1960年增設俄語?,學制二年。
黔陽地委指派專人負責學校的基本建設,并從沅陵、溆浦、黔陽各中學(師范)及湖南師院應屆畢業生抽調教師任教。學校黨支部和行政辦事機構亦同時組建,黔陽師范?茖W校正式成立。李升級、王永玲先后任黨支部書記,主持學校全面工作! ∞k學初期,學校以建立教學秩序為中心,先后開展勤工儉學活動,進行教學改革運動,發動學術思想批判,探索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辦學道路。
當年11月,學校更名為黔陽專區師范學院,次年7月,學;謴颓枎煼秾?茖W校名。
1962年6月,為響應中共中央對教育事業特別是高等學校和中等專業學校進行調整的號召,省教育廳明確黔陽師專停辦。僅留函授部改設為高師函授教學輔導站,作為湖南師范學院的派出機構;當年所招新生和和部分教師并入邵陽師專,大部分教師、干部及校產移交黔陽師范。
調整恢復階段(1962.9-1978.12)
這是學校歷史上一個特殊時期。被保留下來的黔陽師范合并了辰溪師范,擔負起全區師資培養的任務。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后,學校正常的教學無法正常進行。直到1969年,為解決全地區中小學校師資短缺的問題,黔陽地革委開始籌辦中小學師資短訓班。次年,黔陽地區革命委員會向省革命委員會呈交了《關于要求“創辦一所師范?啤钡膱蟾妗,并因湘黔鐵路的著手修建,提出將校址定在懷化。
1972年起,師資訓練班開設兩年制?,中文、數學、物理、化學、外語等五個?七B續數年對外招生。期間,又增設了政教、藝術兩個專業。到1977年,師資訓練班畢業和結業人數近2000名,極大地改善了全區中小學教員青黃不接的局面,深得社會贊許。
1976年9月,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同意籌辦“湖南師范學院黔陽分院”,標志著全地區高等教育建制進一步完善。
1977年4月,在原師訓班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湖南師范學院黔陽分院”正式成立,周世華等6人成為學校新一任領導。
分院建立之后,著手在新址懷化營建新校舍;同時提高?菩迾I年限,將原兩年制?聘臑槿曛茖?;籌建了體育專業;教師隊伍建設和規章制度建設也得到進一步加強。1977年恢復高考后,學校按國家計劃和標準錄取了300多名新生,內部管理和教學工作均按師范?茖W校辦學模式運作。這表明,師專實際已經恢復。
1978年冬,教育部發出了[78]教計字1427號文件《關于同意恢復和增設一批普通高等學校的通知》,黔陽師范?茖W校正式恢復。當時,學校內設辦公室、政治處、教務處、總務處和學生工作處等機構,設政教、中文、外語、數學、物理、化學、體育、藝術等8個科。
建設發展階段(1979.1-1988.12)
1979年,校黨委開始撥亂反正,重新確立教學在學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1980年前后,懷化校址迎來了從安江遷來的中文、外語兩科共300余名師生,開始兩地辦學;四年后,藝術、體育科最終遷至懷化,學校兩地辦學局面宣告結束。
1983年,根據學校遷至懷化的實際情況,湖南省人民政府批準學校易名為“懷化師范?茖W!,10月8日,更名后的學校印章正式啟用。
復校之初,黔陽地委任命龍仁申為校黨委書記,彭康位為黨委副書記、校長。在1982年學校舉行的*次黨代會上,經選舉并報地委批準,鐘明星任校黨委書記。大會總結了復校四年來學校工作重點轉移的成績,提出了全面貫徹教育方針,開創新局面的奮斗目標。1984年初,學校完成了校級領導班子的調整,彭康位任黨委書記,彭中陶任校長。
1986年,在學校第二次黨員代表大會上,確立了“努力把學校辦成學科門類比較齊全、專業結構比較合理,具有自己特色,在省內外有一定影響的高等師范?茖W校,為今后的進一步發展提高做準備、打基礎”的奮斗綱領。張子仲任新一屆黨委書記。當年12月,又成功召開了懷化師范?茖W校首屆教職工代表大會。
這一時期,辦學條件得到較大改善,辦學規模顯著擴大。1986年二年制生物科開辦后,學校擁有9個科10個專業,成為全省師專中專業設置比較齊全的學校之一。
1984年,地區教師進修學院與懷化師專合并,負責全區中學教師進修和培訓,促進了本地成人教育的迅速發展。
管理機構和專業設置基本定型后,學校加強了教材建設和教師隊伍建設,對教學和科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I備主持召開了全國師專體育專業《人體生理學》、《運動生理學》教學大綱討論會等全國性會議,曾岳生、鄒中柱獲得了省高!傲濉逼陂g首批科研成果獎勵,創辦一年的《教學研究》在1983年正名更為《懷化師專學報》。
在人才培養上,實行課堂教學和實踐性教環節并重,完善了教育實習組織管理形式,提出由省、地、校共建實習基地,并明確了*批5個建點學校,舉辦了多種加強師范生基本功的活動和比賽,學生綜合素質進一步提高。此時,校園社團達40多個,學術講座空前活躍,一大批青年俊才脫穎而出,曾獲首屆總理獎勵基金的中科院數學所研究員席南華是其中的優秀學生代表。
1988年9月,學校于第四個教師節之際隆重慶祝建校30周年。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周谷城、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委王首道、書法家啟功為學校題字或書寫校名。
改革開拓階段(1989.1-2002.4)
1989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分別任命張子仲、黃秋富為學校黨委書記和校長。次年又任命李迪信為黨委副書記,羅運生、曾岳生、黃云為副校長。此后,校級領導經過多次調整:1993年,鄒中柱被省政府任命為校長;1996年至1998年間,胡建任校黨委書記,夏立發任校長,羅運生任黨委副書記,賀安寧、徐華平、譚偉平先后就任副校長,校級領導班子進一步年輕化,平均年齡僅45歲。
這一時期,學校的辦學條件持續改善。1990年12月,全國加速師范院校標準化建設現場會在學校舉行總結大會,對學;窘ㄔO工作予以高度評價。
學科和專業建設成果豐厚:數學系“數學分析”課程被列為全省普通高校第二批省級重點課程并被評為省優秀課程,生物系的《動物學》、中文系的《師專中文教育專業漢語課程教學內容的研究與實踐》、體育系的《師專體育教育專業體操教學內容改革與實踐》亦被列為省級課程改革項目。1993年開辦了“應用電子技術、工藝美術、應用英語”三個專業,使學校專業設置突破了單一的師范教育。1995年,學校被省教委確定為《高等師范?平逃曛平虒W方案》試點單位。1997年,學校試辦“綜合文科教育專業”和“綜合理科教育專業”,先后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教學成果二等獎。
教學科研水平進步顯著:1995年,在校生參加全省高校普通系大學英語三級過關考試,一次過關率89.6%,居全省?茖W校之首;1998年,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開始面向全省招收本科生;政史系教師專著獲第五屆全國精神文明“五個一”優秀圖書一等獎。
師資隊伍建設躍上了新臺階:以數學系經驗為基礎的《師專數學系師資隊伍建設的框架與實踐》獲省普通高校第二屆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到1997年,有7人獲“曾憲梓教育獎勵基金”獎,6人晉升為教授,數學系曾岳生、鄒中柱教授成為首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業技術人員。
人才培養取得突出成績:數學系成立了學校*學生支部;外語系學生何曉文榮膺“全國百佳大學生”榮譽稱號,中文系學生馬凱參加首屆“希望懷”全國校園文學大賽以詩歌、散文、小說各一篇獲獎,成為大賽*“三項全能”作者;以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樹立面向21世紀合格大學生良好形象為宗旨的“大學生形象工程”,在1998年與首都大學生開展的大學生形象討論一同被國家教委思政司列入年度工作重點。
2000年,黔陽師范學校整體并入學校。
充實提高階段(2002年5月至今)
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辦學條件的不斷改善,專業方向的不斷拓展,師資力量的不斷增強,教學科研水平的不斷提升,以及人才培養的豐碩成果,昭示著懷化師范高等?茖W校整體辦學水平已躍升到新的層次。2002年5月,國家教育部79號文件明確學校升格為本科學校,并更名為懷化學院。
2003年5月至6月,懷化學院首屆黨代會、教代會先后召開,在回顧了建校以來的基本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把學校建設成為“立足懷化,面向全省,服務地方,輻射周邊,水平較高,特色鮮明,在省內外具有一定影響,深受社會歡迎的開放性、應用性、綜合性的教學型大學”這一新的奮斗目標,確定了學校當前及未來一段時期的“一二三四五”工程:圍繞本科合格評估一個目標,實現由?葡虮究、單一師范性向綜合性兩個轉變,深化教學、人事分配制度和后勤社會化三項改革,培養開拓進取、敬業奉獻、團結凝聚、艱苦奮斗四種精神,突出抓好學科和專業建設、教學質量和教學改革、科研和隊伍建設、內部管理和辦學效益、黨建和思想政治五項重點工作,為加快學校發展指明了方向。
升本以后,學校的各項事業實現了全面、健康、可持續發展:
辦學規模進一步擴大,學校目前占地面積1010畝,建筑面積34萬平方米,分東、西兩個校區辦學;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教學儀器設備價值5000多萬元,圖書資料達70萬冊;師資力量進一步增強,在職教職員工854多人,其中專任教師600人,有教授50人(含外聘14人),副教授200人,博士及博士生41人,碩士及碩士生204人,王文明、宋克慧兩位教授先后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學科專業進一步拓寬,有17個教學系(部),設本科專業24個,?茖I12個,另有成人教育專業23個;招生范圍面向26個省,學生人數由5900人增至12000人;2004年,學校通過了湖南省學位辦的評估檢查,提前兩年成為學士學位授予權單位。2005年,學校被中宣部等部委評為“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
校 區 | 院 系 | 專業設置 | ||
西 區 | 物理與信息工程系 | 物理學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通信工程 |
廣播電視工程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懷化學院藝術設計系 | 工業設計 | 風景園林 | 視覺傳達設計 | |
環境設計 | 產品設計 | |||
懷化學院體育系 | 體育教育 | 社會體育 | ||
懷化學院生命科學系 | 生物工程 | 生物科學 | 園林 |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
化學與化學工程系 | 制藥工程 | 材料化學 | 科學教育 | |
化學教育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
少數民族預科教學部 | ||||
懷化學院音樂舞蹈系 | 音樂學 | 舞蹈學 | 音樂表演 | |
懷化學院美術系 | 美術學 | |||
東 區 | 懷化學院教育科學系 | 學前教育 | 小學教育 | 人文教育 |
懷化學院計算機工程系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網絡工程 | IBM | |
軟件工程 | ||||
懷化學院*語言文學系 | 漢語言文學 | 廣播電視新聞學 | ||
數學與應用數學系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信息與計算機科學 | ||
懷化學院外國語言文學系 | 英語語言文學 | 商務英語 | ||
懷化學院政法系 | 法學 | 思想政治教育(思政) | ||
懷化學院公共管理系 | 公共事業管理 | 社會工作 | ||
懷化學院商學系 | 旅游管理 | 物流管理 | 酒店管理 | |
財務管理 | ||||
懷化學院經濟系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投資學 |
截至2014年,該校擁有教育部特色專業1個,教育部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湖南省重點建設專業1個,省級特色專業7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個,省級教學團隊3個;教育部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級實踐教學示范中心3個,省級基礎課示范實驗室1個,省級基礎課教學實驗室5個,省級精品課程7門,省級優秀實習教學基地8個。獲*教學成果獎、省部級教學成果獎8項。
省級以上重點建設課程:動物學*古代文學聲樂高等代數*畫法理學油畫*現當代文學植物學(數據統計截至2010年)
*:人文教育
省級: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生物工程 旅游管理 美術學 制藥工程(數據統計截至2011年)
省級教學團隊:體育教育專業教學團隊 屈 杰;植物學教學團隊 呂金海(數據統計截至2011年)
編號 | 學科名稱 | 學科帶頭人 | 備注 |
1 | 光 學 | 宋克慧 | 校級重點學科 |
2 | *古代文學 | 吳波 | 校級重點學科 |
3 | *現當代文學 | 譚偉平 | 校級重點學科 |
4 | 植物學 | 伍賢進 | 省教育廳重點建設學科 |
5 | 遺 傳 學 | 佘朝文 | 校級重點建設學科 |
6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彭小寧 | 校級重點建設學科 |
7 | 基礎數學 | 林曉燕 | 校級重點建設學科 |
8 |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 胡興 | 校級重點建設學科 |
9 | 人文教育學 | 楊吉興 | 校級重點建設學科 |
10 | 法學理論 | 李偉迪 | 校級重點建設學科 |
11 | 民族傳統體育學 | 屈杰 | 校級重點建設學科 |
(數據統計截至2011年)
序號 | 平臺名稱 | 審批機構 | 負責人 | 獲批時間 |
1 | 民族藥用植物資源研究與利用湖南省重點實驗室 | 湖南省科技廳 | 佘朝文 | 2008.9 |
2 | 武陵山片區生態農業智能控制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 | 湖南省科技廳 | 宋克慧 | 2013 |
3 | 湖南省民間非物質文化研究基地 | 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領導小組 | 吳波 | 2007.1 |
4 | 湖南省和平文化研究基地 | 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領導小組 | 譚偉平 | 2010.9 |
5 | 湘西藥用植物與民族植物學湖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 湖南省教育廳 | 佘朝文 | 2008.6 |
6 | 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研究中心 | 湖南省教育廳 | 王又凡 | 2012.5 |
7 | 湖南教育科學農村學前教育研究基地 | 湖南省教科院 | 栗濤 | 2012.12 |
8 | 懷化學院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站 | 湖南省社科聯 | 夏立發 | 2012.4 |
9 | 懷化市影視動漫創意基地 | 懷化市委宣傳部 | 王又凡 | 2012.10 |
10 | 懷化市工業產品設計與文化創意研究中心 | 懷化市科技局 | 王又凡 | 2012.9 |
11 | 功能無機及高分子材料懷化市重點實驗室 | 懷化市科技局 | 胡揚劍 | 2013.9 |
12 | 懷化市生態農業智能控制懷化市重點實驗室 | 懷化市科技局 | 賀達江 | 2013.9 |
13 | 民族藥用植物活性成分高效利用湖南省高?萍紕撔聢F隊 | 湖南省教育廳 | 胡興 | 2010 |
14 | 民族醫藥研究與開發湖南省高校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 | 湖南省教育廳 | 胡興 | 2009 |
15 | “中藥制劑與質量控制湖南省高校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 | 湖南省教育廳 | 陳迪釗 | 2010 |
16 | 溫室大棚智能化控制系統的應用研究創新型人才團隊 | 懷化市科技局 | 米賢武 | 2013 |
17 | 瓷廠溫度監控管理系統的研發懷化市科技創新團隊 | 懷化市科技局 | 向少華 | 2012 |
序號 | 基地名稱 | 負責人 | 成立時間 | 批項單位 |
1 | 湖南省高!懊褡遽t藥研究與開發”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 | 胡興 | 2008年12月8日 | 湖南省教育廳 |
2 | 湖南省高!爸兴幹苿┕こ膛c質量控制”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 | 陳迪釗 | 2010年5月18日 | 湖南省教育廳 |
(數據統計截至2013年)
人文社科基地
職務 | 姓名 | |||
---|---|---|---|---|
黨委書記 | 譚偉平 | |||
黨委副書記、校長 | 宋克慧 | |||
黨委副書記 | 吳波 | |||
黨委委員、副校長 | 佘朝文 | 李強 | 毛克平 | 董正宇 |
副校長 | 張玲 | |||
黨委委員、校長助理 | 張松青 |
校歌 鶴舞長天(懷化學院2011年版校歌) 曲:楊歌陽 詞:石煌遠 咯羅打打打 貝貝呀 咯羅打打打 貝貝呀 咯羅打打打 貝貝呀 咯羅打打打 貝貝呀 校歌[17] 在那清清的舞水河畔 我們撥動那藍色的琴弦 琴聲中張開試飛的翅膀 一次次翻飛在天地之間 銜一根樹枝,架一座彩虹 灑一串汗滴,化一行雨點 飄一眉羽毛,添一朵白云 捧一片綠葉,靚一方藍天,藍天. 風也亭,雨也亭,書山遙遙路 星也湖,月也湖,學海片片帆 風也亭,雨也亭,書山遙遙路 星也湖,月也湖,學海片片帆(咯羅打打打) 厚德博學(咯羅打打打) 唯實求新(咯羅打打打) 眾手放飛鶴(咯羅打打打) 飛鶴舞長天 |